当前位置: 压铸 >> 压铸市场 >> 硬核人生靠00008元利润干到全球
「来源:|机械工程师ID:MechanicalEngineers」
专注于机械行业、专业、职业信息分享
服务于制造业百万工程师
推荐阅读
最严限电令来了!不要抱怨,这是为了保护制造业压铸件的结构设计及压铸工艺知识,产品结构设计必备!全球顶级的5大变速箱,你都知道有哪些吗?机械设计不能闷头干,要掌握一些基本准则和步骤方法
作者:楼仲平(口述)采访:叶正新
在一个几乎可以被忽视的行业,做“世界上最难做的产品”是怎样一种体验?
或许,没有人比义乌商人楼仲平更清楚。
他是义乌市双童日用品有限公司的创办人,年,一次机缘巧合扎进吸管产业,他很快发现,消费者并不在意一根吸管的品牌,而且利润极低,单品平均售价在8厘钱,刨去各项成本,利润只有大约10%,也就是0.元。
尽管行业不好做,但楼仲平坚持25年,并多次跨越生死线。如今,双童年产吸管多吨,产值近2亿元,拥有全球塑料吸管行业三分之二的专利,包揽制订了全球吸管行业的所有标准,是行业绝对的领导品牌。
外界给了他很多赞誉,比如“吸管大王”、匠人精神,但现年53岁的楼仲平很有危机感,他说自己不是天生匠人,更不迷信所谓的成功。
下文根据其自述编辑。
为了生计,试炼20多个行当
年,我14岁的时候,随父亲来到江西弋阳地区,方志敏的故乡也在那里。我们三兄弟加上父亲,4个人挑货郎担。当时,我发育不良,个头很矮,只有一米五,八九十斤重。
挑货郎担只在春节,平常没的挑,通常腊月二十左右走,元宵前回来。每天挑一百多斤的东西,走几十公里山路,晚上十点钟回家,脚上都是磨烂的血泡,遇上下雨天就浑身湿透。到了城市,城里人看不起我们,脏兮兮,人家不喜欢,年轻人老是欺负你、戏弄你。
但是,我没感觉到痛苦,因为家里没饭吃,这样总比饿肚子好,对吧?实际上是从极端的贫穷当中走过来的。
后来,我跟父亲做起小摊贩,倒卖瓜子、香烟、牙刷、服装等等,陆续换了二十多个行当。其间,我包了三亩地养鱼,差点被电死,幸亏没掉进水里,医院了。当时三根手指全部烧掉,神经烧断,这个疤今天还在。
现在也想不通,为什么老换来换去?可能更多是年轻时的贪玩、好奇,也不是说挣钱不挣钱。
机缘巧合,“投胎”吸管产业
年回到义乌,当时义乌小商品很火,我们凭亲戚关系租了个摊位,卖当时刚流行起来的日用品——塑料杯、一次性筷子、纸杯、吸管……半年下来,做到了多个摊位中的No.1,最好的时候,一月能挣一万多块钱。
那时候,义乌的小商品市场通常是前店后厂,做加工的不一定有摊位,有摊位的人不一定自己加工。这样有摊位的人,就帮你把做的东西拿过来放在摊位上代销,基本是这样一种模式。(我们推荐你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17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