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压铸 >> 压铸资源 >> 南方电网广东珠海供电局学党史办实事优服务
“养鲈没电不行,增氧机必须24小时开着。”珠海斗门白蕉镇昭信村村民吴郁光指着在鱼塘里转动着的8台增氧机告诉记者,“这些年用电充足了,我们养鱼心里也踏实了,我今年一口气承包了50亩鱼塘。”
近年来,珠海斗门实现从“中国海鲈之乡”升级为“中国海鲈之都”,转变背后除了养鱼者艰辛作业,也离不开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与改造升级。
为助力产业发展,南方电网广东珠海斗门供电局以农村配电网改造为契机,对水产养殖线路设备进行改造升级,大力提升供电可靠性。目前,白蕉镇的变压器增加到90台,水产养殖线路增加到64条。
南方电网广东珠海斗门供电局对水产养殖基地的供电台区进行增容改造,解决夏季用电负荷攀升供需紧张的问题,提高供电可靠性,保障用户的用电质量。
而这只是南方电网广东珠海供电局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并学史力行为群众办实事的一个缩影。
今年以来,珠海供电局党委坚持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果与解决用户的实际问题相结合,通过组织各级党组织积极落实“百件实事担使命”行动,重点解决客户用电甚至是用能过程中的难点、痛点问题,不断满足用户追求美好生活的电力需求,为全面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化经济特区建设提供强劲可靠的“电引擎”。
学党史,发扬建党精神促进高质量发展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珠海供电局党委切实履行主体责任,高效有序组织,在全局范围掀起党史学习教育热潮。从党委层面“带头学”、党建部门层面“引领学”、支部层面“集中学”、党员层面“自主学”、团员层面“积极学”和群众层面“鼓励学”六个层面,全员深入学习国家领导“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和党史学习教育相关文件,通过大学习、大讨论,吃透精神实质,提出贯彻措施。
在特色活动方面,珠海供电局组织开展了“学党史、做先锋”系列活动,包括组织党支部书记和党员代表录制“党史精神我来传”和“党史故事我来讲”系列学习视频,以及组织全局党员积极参与“党史知识我来比”、“党史红歌我来唱”、“百堂党课守初心”党课课件评比等活动,从而引导党员、团员加深对党的历史理解和把握,加深对党的理论理解和认识,做到“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把党史学习教育与生产经营工作深度融合,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此外,珠海供电局党委还利用本地红色资源,绘制了“珠海电力红色地图”,发布了珠海电网“四个自信”体验路线,向市民介绍珠海电网发展的红色历程。
做先锋,主动加快构建现代供电服务体系
为支持珠海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经济特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珠海供电局不断优化完善现代供电服务体系,并将其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重要举措之一。
聚焦用户价值,构建丰富多元的产品体系。目前,珠海供电局在“南网在线”APP上线了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电气厨房、分布式光伏、商业保供电、临电共享、配电设备运维、电压暂降治理等7项增值产品服务,系列产品和服务受到了企业与用户的一致好评。
“南网在线”APP在广东试点上线了“低碳生活”专区,为居民用户提供碳排放分析、降碳活动、低碳账单等服务,促进居民用户养成绿色低碳的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培养用户的低碳意识,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以前我们经常担心负责维护的厂家不靠谱,突发事故找不到人。有了供电局‘南网在线’这个平台,可联系专业的配电设备运维人员为我们保驾护航,我们更放心了。”中山大学珠海校区负责人蔡先生说道。中山大学珠海校区是中山大学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试验区、学科建设的拓展区和科研成果转化的辐射区。今年5月,珠海供电局了解到校区存在自有用电资产设备频繁故障的问题后,主动介绍用户通过“南网在线”服务平台提出“配电设备运维”需求,用户经理在移动作业终端收到用户需求后,立即上门进行现场勘察,确认现场符合服务要求后,在1个工作日内实现了有资质的服务商接单响应用户资产的维护服务需求。
谱新篇,积极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
为了服务好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助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珠海供电局“电能替代”党员服务队为用户开辟了供电服务“绿色通道”。
桥椿金属(珠海)有限公司的锌压铸车间共有38台锌压铸机,均采用天然气作为燃料对锌进行熔解,炉体平均每台大约消耗天然气.2立方米/每年,能源消费量为56.25吨标准煤当量/每年。为了提高效率,增加产能,该公司决定对生产线进行改造扩建工作。珠海供电局“电能替代”服务队多次走访了解其生产工艺、用能情况,结合用户特点,提供能效诊断并为用户定制“一对一”电能替代项目实施方案。最终得到了用户的采纳。改造完成后,将给该公司带来长期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南方电网广东珠海供电局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成了8组国内首创的“双链环”智能多源配电网架馈线组,今年上半年客户平均停电时间仅为3.67秒/户,供电可靠性达到世界顶尖水平。
“桥椿金属公司是辖区的用能大户,之前他们是采用天然气作为主要的生产能源,为了让他们改用电能,我们为用户制定了初步的电能替代方案,对用户进行讲解沟通,同时宣传国家在节能减排方面的政策,让用户了解到电能作为生产能源的优越性和环保性。同时我们党支部也把电能替代工作作为今年的支部‘书记项目’来重点推进。”珠海金湾供电局供电服务中心组织委员刘薇介绍。
粤港澳大湾区最大规模海上风电——千伏金湾海上风电项目风电机组全部并网,可再生能源%消纳,预计每年减少碳排放43.3万吨。周卓英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