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压铸 >> 压铸资源 >> 全铝发动机寿命短而且没法修
说实话泰哥当场就有种爆炸的感觉,都是一些什么乱七八糟的鬼话?按他的意思,现在的车都要慢慢开,不能拉高转速?
在这个“信口开河的年代”,当专家是真容易啊!随便出来说几句就能收获一片赞誉和粉丝,厉害!
既然谈到了“铝合金发动机”,那么泰哥申请出战,来说说事情的来龙去脉,看看那些网上的“专家”究竟是一知半解呢,还是真的懂行!
铸铁发动机皮实耐用
蠕墨铸铁性能优异
以往传统的发动机缸体大多都是铸铁打造,早期主要是以灰口铁为主。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生铁”(刹车盘就是这材质)。灰口铁铸造性能好(铁水粘度低,流动很快,所以便于铸造)、力学指标也不错,硬度强度方面都很合适,因此在汽车发动机缸体制造中应用很普遍。
铸铁锅大多使用灰口铁
但是灰口铁耐磨性方面表现稍微差一点,因此以往的铸铁缸体发动机,也有“缸套”的。缸套一般使用高磷耐磨铸铁制成。知道96年,欧美和日本成功解决了蠕墨铸铁的铸造工艺问题,而后蠕墨铸铁开始在发动机领域越用越多。
因为蠕墨铸铁同时具备灰口铁的高导热能力、球墨铸铁的高强度/高韧度、而且耐磨性能甚至超过高磷耐磨铸铁,因此用蠕墨铸铁制造发动机,就无需缸套了。整个缸体都是蠕墨铸铁一次铸造成型,这就叫做“无缸套铸铁缸体”。
一开始在柴油机上大量运用,因为效果良好,可靠稳定,后来在轿车柴油机上也大量使用。用蠕墨铸铁制造的柴油机功率大、重量轻,皮实耐用。当年进口的大众柴油机可都是这材料!(当然,我国在这方面依然比较弱…,即使是现在依然如此)
为了轻量化,铝合金成主流
70年代雪佛兰失败的“铁涂层”
蠕墨铸铁方方面面的性能都很好,但是太重了,毕竟铁的比重是7.9克/立方厘米。现代化轿车发动机为了追求轻量化,大量使用铝合金材料制造缸体,毕竟铝的比重才2.7克/立方厘米而已。通常用在汽车发动机缸体生产的铝合金牌号是A/A压铸铝。
但是铝合金本身比较“嫩”耐磨方面简直是完全没法用。想要发动机轻量化,同时又要足够耐磨,这个矛盾怎么解决呢??
简单,直接镀一层耐磨的上去不就结了嘛!
没错,当年财大气粗的美帝就做过尝试,雪佛兰在缸壁内使用了涂层,结果呢?
成本巨高不说,铁涂层耐磨性也没有区别,于是只能废弃!
雪佛兰放弃之后,转而想到一个“很土但很管用的办法”:在铝合金缸体里套入一个厚度在2~3毫米左右的“铁缸套”,早期“铁缸套”一般用高磷耐磨铸铁制造,现在的“铁缸套”几乎都是蠕墨铸铁/球墨铸铁。
“铝缸体+铁缸套”既解决了发动机轻量化的需求,又彻底避开了铝合金不耐磨的问题,可谓是一举两得!一来技术难度低,成本不高,二来即使气缸拉伤,也可以通过更换铁缸套的办法修复,缸体也不会报废。
用最简单的办法搞定了复杂的问题,效果靠谱成本还贼低,企业当然非常欢迎咯!所以大多数轿车/SUV的汽油发动机上都沿用了这种“铝缸体+铁缸套”方案。可以说这个方案是目前的“主流”。
现代化特种涂层“无缸套”
技术也越来越多见了
随着发动机进一步的轻量化要求,如今这几年,全铝发动机“无缸套”的新品又越来越多了比如,最早是保时捷的“多孔硬铬镀层”技术,这玩意正儿八经是源自于军事。(炮管镀层技术)
而日系丰田雅马哈,是直接在铝合金缸体上电氧化出来一层高硬度氧化铝(刚玉);而德系则主要采用等离子高温喷涂工艺。
目前,大众的EA发动机、1.4L-TSI发动机、宝马B系列发动机、日产VR30等发动机,缸体都是“无缸套”设计,都在用特种涂层。
所以完全不存在所谓的“10万公里就废掉”那么耸人听闻的事情!——今天的科普就是这样了,在“信口开河的时代”里我们依然保持一份较真的态度!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