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汽车行业面临着排放标准逐步提升,居民汽油消费价格持续高位,新能源车制造成本持续上涨等多重难题,而轻量化在面对上述难题时优势明显,是汽车行业大势所趋,并且国家也在多项政策中倡导轻量化。相比传统燃油车而言,新能源车企推行轻量化的动力更强,因为汽车减重可以在同等条件下降低电池成本,新能源车企会直接受益。
特斯拉ModelY率先于年推出一体压铸后底板,70多个零部件减少至2个,相较于传统冲压焊接工艺在成本经济性、工艺流程和生产节拍、材料利用率等方面具备较强优势,并计划拓展到前底板、前围模块甚至中底板。
一体化压铸结构件:
目前汽车轻量化主要有三种途径,一是汽车材料的轻量化、二是结构的轻量化、三是制造工艺的轻量化,其中大多数车企在轻量化过程中以材料轻量化为主。材料轻量化中铝合金当前优势最为明显,我们测算出到年汽车铝合金市场空间有望达到亿元。制造工艺轻量化主要包括激光焊接工艺、液压成型工艺、热冲压工艺和一体化压铸工艺,其中一体化压铸工艺在当前最为火热。
随着新能源汽车整车厂对一体化压铸的应用加速,汽车后地板、前地板、中地板(CTC电池上盖)有望先后应用一体化压铸技术,按照元/吨的汽车一体化压铸件价格进行测算,一体化压铸的单车价值预计能提升至元左右。同时,随着除前后中地板以外的一体化压铸产品开始应用,单车价值预计能够进一步提升。
一体化压铸产业链:
年我国的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增加至万辆左右,结合各一体化压铸产品的渗透率,我国新能源汽车的一体化压铸的市场空间在年能够达到亿元左右,-年复合增长率有望超过%。
一体压铸车企供应链公司梳理
在“双碳”目标的持续推进下,汽车行业节能环保需求日益迫切,各国对汽车节能和排放环保已经达成共识。汽车轻量化的方法包括“结构轻量化、材料轻量化、工艺轻量化”三个维度。结构轻量化即找到有效载荷传递路径、最佳材料分布,提高整体结构性能和结构设计效率。材料轻量化是通过汽车材料选型,实现多材料混合,在正常结构中的合理分布,实现自重的减低。工艺轻量化是通过工艺实现材料性能的提升、形状和形貌的优化等。
汽车轻量化:
伴随铝合金轻量化优势逐渐凸显,其在汽车中单车用量不断提高。据IAI数据,当前燃油车及新能源汽车单车用铝量分别为、kg/辆,预计至年单车用铝量将分别达到、kg/辆,对应增幅34%、44%。
而压铸设备吨位提升、大型模具精度真空度技术的成熟以及免热处理合金材料的专利落地,大型精密压铸逐步构建了技术、资金、客户资源的多重护城河,高压压铸尤其在设备+模具+材料+工艺形成了较高的技术壁垒。大多数车厂不会采用特斯拉的自供方案,而倾向于选择第三方供应的方案,因此第三方供应商龙头将迎来新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