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压铸 >> 压铸前景 >> 铝合金压铸件出现缺陷后焊补的困难
1、铸造铝合金含气量多,其中大部分是氢。这些残存于铸铝中的氢或溶解于固溶体中,或游离于枝晶间,焊接时不仅使熔池含气量增多,易于形成焊缝气孔,而且在其热影响区引起氢的集聚,产生晶间气孔。
2、铸造铝合金,特别是多元的铸造铝合金,由于含有多的低熔共晶组织,在熔化焊时容易在焊缝和热影响区产生结晶裂纹和液化裂纹。
3、铝合金铸造产品形状往往比较复杂,结构应力大,加之焊补位置不固定,焊道走向不规则,焊口污物和氧化膜不易清理等因素,即使焊缝容易产生裂纹、气孔和夹渣等缺陷,又增大了热影响区生成气孔和裂纹的可能性。正因为铸造铝合金焊不存在这些技术难点,其焊补技术在我国目前还应用较少。
铝合金压铸件从简单的铸造到现在技术的与成熟,其中相应是经过了很多试验,不管是重力浇铸、砂型铸造而成的铸件都需要有好的性能。为了达到铸件的一些特别要求,铸造方法的运用是相当关键的,比如说对于有不怕压要求的铸件来说,就不适宜采用普通铸造方法。
铝合金压铸件设计的壁厚要求:
1、铝合金压铸件壁厚度(通常称壁厚)是压铸模具工艺中一个具有特别意义的因素,壁厚与整个工艺规范有着密切关系,如填充时间的计算、内浇口速度的选择、凝固时间的计算、模具温度梯度的分析、压力(终比压)的作用、留模时间的长短、铸件顶出温度的高低及操作速率;
2、铸件壁厚不能太薄,太薄会造成铝液填充不良,成型困难,使铝合金熔接不好,铸件表面易产生冷隔等缺陷,并给压铸工艺带来困难;铝合金压铸件随壁厚的增加,其内部气孔、缩孔等缺陷增加,故在铸件有足够强度和刚度的前提下,应尽量减小铸件壁厚并保持截面的厚薄均匀一致,为了避免缩松等缺陷,对铸件的厚壁处应减厚(减料),增加筋;对于大面积的平板类厚壁铸件,设置筋以减少铸件壁厚。
3、零件壁厚偏厚会使铝合金压铸件的力学性能明显下降,薄壁铸件致密性好,相对提升了铸件强度及不怕压性;
铝合金压铸件由于压铸方法固有的充型造成的喷射以及金属模具冷却和高的生产速率对模具的损害,使铝合金压铸件不可避免的产生很多缺陷,一些缺陷是与压铸方法与之俱来的,一些则是可以避免的,一些缺陷不会影响铝合金压铸件的性能,所以不会造成铸件废品,而另外一些缺陷则可能会影响铸件的性能而成为废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是提升企业竞争能力的重要支柱,是提升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条件,因此,提升铝合金压铸件质量,无论对于压铸企业的经济利益,还是减少资源浪费的社会效益,都是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