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压铸 >> 压铸发展 >> 周二机构一致看好的十大金股
永辉超市():云创回归公司加码全渠道发展
类别:公司机构:东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张凯琳/赵莹日期:-08-04
事件:7月31日,永辉超市发布公告称,永辉超市与张轩宁于福建省福州市签订《永辉云创科技有限公司股权转让协议》,张轩宁以3.8亿元的价格向公司转让永辉云创20%股权。
永辉超市重新拥有永辉云创的管理权和经营权,云创回归上市公司体系。
公司以3.8亿元获得永辉云创20%股权,持股比例由26.6%上升至46.6%,成为云创最大股东。截止年5月底,云创归母净资产10.1亿元、股权评估值20.15亿元,本次交易中云创整体估值19亿元。同时,年1月-5月,永辉云创营业收入为9.56亿元,归母净利润为5.53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4.3亿元。截止年5月,永辉云创拥有永辉生活店家,超级物种54家,永辉到家仓46个。永辉云创的永辉生活app会员总数万人,较年同期增长3.9倍;日均客流也较年同期增长了3.2倍。相较于年剥离时,云创经营能力提升,我们认为公司此次股权交易价格合理。
云创“回归”永辉体系后,线上业务将进一步整合,永辉生活APP成为线上业务核心。公司上半年实现到家业务超过%的增长,到家收入占营业收入比10%,其中永辉生活APP提供的到家服务占比接近六成。永辉云创一直定位于为永辉超市提供创新探索和相关服务,拥有超级物种、永辉生活APP、永辉生活小店等业务。在过去两年,永辉超市在已有云创主导的永辉生活APP的前提下,还开发了云超主导的永辉买菜业务。云创“回归”永辉体系之后,永辉超市将集中力量于“永辉生活APP”线上平台的开发,整合永辉云创的数字业务资源,减少内耗资源和同业竞争,提高线上业务的效率和服务质量。永辉云创将有助于永辉打造“手机里的永辉”,集中力量推进“永辉生活APP”和到家业务,加速永辉超市数字化转型。
顺应行业趋势发展线上业务,推进线上线下全渠道融合。疫情加速生鲜线上消费培养,云创板块助理公司数字化业务和到家业务高速发展。为顺应行业趋势,公司加大了对到家业务的投入,拓展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是永辉超市未来发展规划中的重点工程,而永辉云创的“超级物种”、“前置仓”、“永辉生活APP”等业务将是永辉超市线上布局的重点发展方向。永辉超市重新控股永辉云创,符合永辉超市推进线上线下全渠道融合的战略方向,满足消费者多元化的需求。
盈利预测:永辉云创回归永辉超市上市公司体系,将围绕“永辉生活APP”平台建设和到家业务发展,促进线上线下全渠道融合。我们预计公司20/21/22年公司收入.09/.81/.75亿元,增速23.95%/19.46%/21.24%,实现归母净利21.75/27.88/35.97亿元,同比增速51.87%/23.69%/26.87%,EPS为0.25/0.31/0.39,对应PE为45.13/36.49/28.76,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线上业务发展不及预期,生鲜行业竞争加剧。
旭升股份()半年报点评:Q2业绩超预期与特斯拉合作深化
类别:公司机构:渤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郑连声/陈兰芳日期:-08-04
投资要点:
Q2业绩高速增长,盈利能力持续增强
1)Q2公司的营收和归母净利润都实现了大幅增长,同比分别高达49.57%/91.68%,使得公司上半年业绩快速增长,主要原因在于:①H1公司对第一大客户特斯拉销售额达到3.26亿元,同比增长25.14%,受益于特斯拉上海工厂Model3及美国工厂ModelY的量产;②H1公司对采埃孚、北极星等大客户保持了良好的销售势头,其中对采埃孚销售4,.83万元,同比高增.38%,营收占比提升至7.33%。2)公司的净利润增速远高于营收增速,Q1/Q2净利率分别同比提升达2.57/5.25pct,其中Q2净利率提升至23.91%,主要是Q2产品毛利率同比提升3.66pct,以及期间费用率同比下降4.95pct。3)H1公司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为1.27亿元,同比下滑38.02%,其中Q2为1.30亿元,同比增长14.55%,Q2公司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占营收的比例为97.90%,较Q1提升29.47pct,处于高水平。
与特斯拉合作深化,对非特斯拉客户销售稳步增长1)公司与特斯拉深度绑定并且合作持续深化,~H1公司对特斯拉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61.51%、54.08%和49.27%,报告期内,公司供货特斯拉上海工厂的多个电池包零部件实现量产,供货ModelY的多个专用零部件实现量产;公司成为特斯拉上海工厂动力总成铝压铸零部件核心供应商,供货产品涵盖前后驱变速箱壳体、前后驱电机壳体、逆变器壳体等产品;此外,公司还取得特斯拉新款ModelS/X车型多个底盘及动力总成壳体部件的项目定点。H1特斯拉分别实现产销18.49/17.9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2.64%/13.27%,其中Model3/Y的产销分别为16.32/15.6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0.46%/21.76%,其中上半年国产特斯拉销量4.64万辆,稳居中国新能源车型销量榜首,我们认为,随着特斯拉Model3产品系列的完善、ModelY持续放量,以及后续产能陆续释放、消费者的认可度持续提升,特斯拉的产量和交付量将进入快速增长阶段,将继续带动公司的业绩增长。2)公司对非特斯拉客户,例如采埃孚、北极星、马瑞利、伊顿、宁德时代等客户的销售稳步增长,未来,随着客户终端需求的提升以及新项目新产品的量产,预计非特斯拉客户营收占比将进一步提升。3)公司正在积极扩充产能,报告期内公司完成非公开发行股票项目,汽车轻量化零部件制造项目和新能源汽车精密铸锻件项目将继续推进;此外,公司拟投资19.20亿元建设旭升高智能自动化生产工厂项目,建设规模为年产轻量化铝合金汽车零部件0万件,拟于年7月开工,拟建成时间为年6月。H1末公司的在建工程为6.16亿元,同比增长50.60%,资本开支受疫情影响同比下降50.23%至2.02亿元。
盈利预测,维持“增持”评级
考虑到到国产特斯拉Model3销量势头强劲、公司对非特斯拉客户销售稳步增长、盈利能力改善,我们上调盈利预测,预计-年公司EPS分别为0.69/0.92/1.16元/股,对应PE分别为70/53/42倍。公司是优质的汽车铝合金精密压铸件供应商,与特斯拉深度绑定,同时积极开拓新客户,产能扩建有序推进,业绩有望持续提升,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经济波动超预期;全球疫情影响超预期;特斯拉产销不及预期;客户开拓不及预期;产能扩建不及预期;汇率波动风险。
浙商银行():依托平台优势提升综合金融服务能力
类别:公司机构:新时代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郑嘉伟日期:-08-04
深耕高度市场化民营经济的股份制银行:浙商银行为“A+H”上市银行,股权结构较为分散,无实际控股股东。浙商银行以对公、小微、零售、同业四大业务板块作为品牌支柱,依托平台化服务,深耕长三角主要服务民营经济。
资产端:生息资产扩张,收益率优势明显:资产规模持续走高,长期位于同业中上游水平。生息资产中,贷款及垫款占比较高,金融投资占比快速提升,现金及存放中央银行款项占比持续减少。生息资产收益率优势明显,自年以来持续位于同业前列。主要是贷款收益率较高且贷款占比较大则拉动整体生息资产收益率不断上行。生息资产收益率优势明显,使得浙商银行净息差自年以来均高于同业均值。
负债端:提高存款占比,降低同业负债,结构持续优化。浙商银行不断调整负债结构,通过降低同业负债,压缩非标投资规模,增加标准化资产投资能力。吸收存款是计息负债的主要构成部分,主要以定期存款为主,且企业存款占比较高,未来存款结构还有较大的优化空间,定期存款占比下降将有助于降低计息负债成本率。
对公为主,非息收入占比提升:浙商银行利息收入中发放贷款及垫款利息收入占比最大。其中,企业贷款利息收入占比长期高于60%,零售收入占比相对较小。相较于公司业务,零售业务净利差相对较高,并且不良率相对较低,零售转型正不断推进,是未来公司收入结构优化的重要方向。浙商银行非利息收入占比位于同业偏下游,不及股份制银行均值,未来还有很大上升空间。
资产质量维持稳定:浙商银行贷款质量保持良好水平,不良贷款率长期位于同业低位。未来随着零售业务的继续扩张,对公贷款结构持续优化,将拉动整体不良率进一步降低。浙商银行拨备覆盖率长期位于同业前列,拨备覆盖率的下降将释放公司的信贷投放能力,有助于增厚利润。浙商银行资本充足率指标长期满足监管要求,一直位于同业偏上游水平。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我们采用两阶段DDM和相对估值法,对浙商银行进行估值。在DDM的方法下,我们得出公司估值水平为5.5-6.5元;在相对估值法下,我们得出的股价为5.9-6.5元。综合上述两种方法,得出的目标价为5.9-6.3元,对应PB为1.0-1.2倍,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业务转型带来的经营风险;监管趋严导致政策风险;疫情冲击带来的市场风险。
青农商行():精准定位“三农”发展势头持续向好
精准定位服务“三农”,发展势头持续向好:青岛农商银行以“服务‘三农’主办银行、城乡统筹主力银行、中小企业伙伴银行、城乡居民贴心银行”
为市场定位。深耕青岛,辐射华东六省。围绕地方经济热点,培育发展动能。
全国首创互联网小微云支付系统,充分满足农民、农村、农业现代化的金融服务需求。专业高效的中小微金融服务优势。公司股权结构分散,同时控股8家蓝海村镇银行并参股山东省联社和中国银联。
资产端:注重规模化,个人房贷占比稳步提升。生息资产规模扩大,收益率居区域性银行前列;结构不断改善,金融投资占比剧增。受银行业监管的影响,存放同业的比例不断降低,进一步体现了公司不断优化的生息资产结构。贷款结构不断完善。从行业结构来看,企业贷款中批发零售业、房地产业以及建筑业的占比最高。个人贷款保持良好增长态势,聚焦个人住房贷款。
负债端:活期存款贡献低成本率,同业负债占比低。计息负债成本率较低。
虽然存款占计息负债的比例有所降低,但低成本活期存款占比逐年稳步提升,计息负债成本率较农商行偏低,成本端优势有望继续维持。零售存款使得个人存款增速创新高,活期占比超40%,居同业前列,存款成本可控。同业负债占比一直较低,负债结构有所调整,同业存单是主要组成部分。
不良率稳步降低,资本有望持续补充。资产质量符合各项监管指标,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高于农商行平均。不良率呈小幅波动下降趋势,个贷不良率降幅较大,拨备覆盖率高于农商行均值。
非息收入占比提升,投资收益飙涨。个贷收益率回升,居农商行前列。非息收入占比快速提升,上市以来大力投入金融投资,投资收益剧增。成本收入比下降迅速,人均创收及创利处农商行中位。净息差及ROE颇具竞争优势。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我们采用两阶段DDM和相对估值法,对青农商行进行估值。在DDM的方法下,我们得出公司估值水平为5.9-6.2元;在相对估值法下,我们得出的股价为6-6.2元。综合上述两种方法,得出的目标价为5.9-6.2元,对应PB为1.3倍左右,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好莱客():拟收购湖北千川全面开启工程业务业绩弹性可期
类别:公司机构:长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张潇/林彦宏/邹文婕日期:-08-04
事件:签订《资本合作意向书》,拟收购湖北千川门窗有限公司51%股权。
公司于7月31日与湖北千川门窗有限公司股东骆正任先生、杨琴女士、骆柏韬先生、骆柏杨先生签订《资本合作意向书》,拟以不超过8.25亿元自有资金收购目标公司51%股权。交易完成后,千川公司成为好莱客控股子公司,千川公司原股东的业绩承诺为年度和年度实现的平均净利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孰低)不低于1.8亿元人民币。
三十余年深耕木制品行业,千川木门为木门行业龙头之一。千川木门集团主要包括成都千川木业有限公司及本次计划收购的湖北千川门窗有限公司。其中成都千川木业有限公司成立于年,股东为骆正任(持股比例68%)、杨琴(持股比例32%),湖北千川门窗有限公司成立于年,股东为骆正任(持股比例28%)、骆柏韬(持股比例26%)、杨琴(持股比例23%)、骆柏杨(持股比例23%)。千川木门集团拥有34年木制品生产历史、24年专业木门生产历程。年前以生产实木家具为主,上世纪末年以生产实木地板为主,之后转向生产实木门,国内综合排名位居前三。集团现拥有四川及湖北两大生产基地,占地面积合计亩,年产能为万套,其中湖北基地占地亩,年产能万套。
携手千川进军工程渠道,好莱客收入增长有望加速。千川木门兼具零售与工程业务,其中工程业务优势明显,已与恒大、融创、中海、新城控股、金地、旭辉、金科、世茂、中南、蓝光、中国铁建、佳兆业、新希望等龙头房企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年4月,千川木门获得“恒大地产集团年度优秀供应商”称号,在客户资源、供应链管理、交货能力等方面处于行业领先水平。收购湖北千川门窗有限公司标志着好莱客全面开启工程业务,有望在客户合作及产能布局等方面发挥较强协同,从而实现工程业务的快速发展。
若交易于年内完成,21年净利润增速弹性达25pp,对应21PE仅为10x。
本次合作意向书中湖北千川原股东承诺年度和年度实现的平均净利润不低于1.8亿元人民币,目标公司整体估值不超过16.5亿元,对应21年PE约为9.2x,交易性价比较高。若交易于20年内完成,21年湖北千川并表带来的归母净利润增量将达到万元,对应净利润增速弹性约25pp。并表后公司21年净利润有望达到4.62亿元,对应21EPE仅为10x。
投资建议:20年受疫情影响仍有压力,公司的新渠道、新品类可贡献一定增量,同时进军工程业务将为公司带来新的增长驱动。暂不考虑湖北千川并表,预测公司-年EPS分别为1.20、1.33、1.47元,对应PE分别为13X、12X、11X。维持“推荐”的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疫情影响超预期;房地产政策调控力度加大;原材料价格上升;人工成本上升;行业竞争加剧等。
黔源电力():大股东增持叠加业绩预增彰显信心
类别:公司机构:国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马群星日期:-08-04
事件:
大股东增持公司股份达到1%;上半年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比上年同期增长50%-90%。
投资要点:
业绩预增,有望持续增长
公司预告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将达1.41-1.7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0%-90%,主要增长源于上半年来水充裕。另国家气象部门预测年属于偏丰年份,有利于公司水电发电总量和经营绩效。预计全年有望实现发电量90.87亿千瓦时(同比+10%),水电作为清洁和稳定电源,假设售价水平保持不变,预计给当年公司业绩带来30%同比增长。
公司股东增持,彰显对未来发展信心
今年以来公司大股东乌江电力及长电资本增持比例达1%,连续增持比例达5%,彰显对公司未来发展信心。
公司年度分红每10股派3.3元(含税),比年多派发0.3元,共派发现金股利超1亿元,分红率2.2%,印证反映公司业绩良好,现金流量充足,测算年经营现金流量可达13.8亿元,维持公司后续高分红的预判。
新利润增长点:水光电互补,光伏开启未来发展动力控股子公司计划于镇宁、关岭县建设3个光伏项目,投资27.6亿元,装机总量75万千瓦,业已竞配成功并全部纳入年国家补贴竞价项目名单,有望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一旦全部达成,投产后测算增加30%的营收、近4千万元的毛利。光电产能将有效被消纳,与公司水电互补上网供电。
盈利分析和估值
测算-年EPS分别为1.21元,1.23元,1.26元,按照同类公司市盈率15倍,给予目标价18.15元,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政策对电价的管制;气候地理灾害;企业治理风险。
赤峰黄金():金价上涨助业绩提升资产剥离将增强资金实力
类别:公司机构: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娄永刚/黄礼恒日期:-08-04
事件:公司发布年中报,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6.46亿元,同比下降2.69%;实现归母净利润2.22亿元,同比增长69.89%;扣非归母净利为2.12亿元,同比增长64.05%;EPS为0.13元/股,同比增长62.5%。
点评:
金价上涨助业绩提升。据公司报告,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有所下滑,主因LXML电解铜产量和销售价格均有所下滑(LME铜Q1均价为.8美元/吨,同比下降8.9%),但Q2金属价格回升,公司营业收入环比大幅提升16.9%至14.26亿元。盈利方面,受益于黄金价格大幅上涨及国内矿产金产量较大幅度增加,采矿板块毛利率提升5.58个pct至38.4%;同时公司通过加大降本增效、及时兑现激励等机制,员工效率有所提高,实现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69.89%至2.22亿元,其中二季度为2.13亿元,同比增长%,较Q1的万元归母净利润增长明显,增长略超预期。
资产剥离增强资金实力。据公司公告,年上半年,公司提前兑付了7亿公司债券,归还内蒙古金融资产管理有限公司2亿元名股实债借款,托克提供的1.4亿美元贸易融资也已全部还清,公司有息负债明显下降,资产负债率由年初的57.93%下降至50.50%,有息负债的下降使得公司财务费用同比下降28.16%至万元。另一方面,公司始终贯彻“以金为主”的发展战略,逐步剥离非矿资产,聚焦黄金主业,目前公司雄风环保%股权项目已在北京产权交易所挂牌转让,预计可回笼资金24亿元以上,公司资金实力将进一步增厚。
黄金已处上升通道,量价齐升业绩可期。当前黄金价格已创历史新高。年7月31日COMEX黄金盘内破美元/盎司,较年初上升31.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尚未得到完全控制,叠加近期中美贸易反复、地缘冲突等提升避险情绪;全球流动性继续处于极度宽松状态,同时美联储引导美债收益率曲线平坦化将进一步加速疫情过后通胀预期的回暖。结合避险情绪和通胀预期回升,预计黄金价格将继续高位运行。公司将迎来黄金产量的持续高速增长。老挝万象矿业已于6月份产出黄金,预计随着项目竣工达产以及国内五龙矿业技改工程不断推进,将对公司承诺的//年黄金产量4.5/10/16吨提供保证。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预计-年公司EPS分别为0.35、0.91、1.55元/股,对应当前股价的PE分别为48、18、11倍。考虑黄金价格将随流动性不断释放继续上涨,同时考虑公司未来黄金产量逐渐释放,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贵金属及工业金属价格大幅下滑,万象矿业投产不及预期,五龙矿业技改工程进展不及预期。
航锦科技():控股武汉导航院加码北斗芯片高管继续增持彰显发展信心
类别:公司机构:国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苏立赞日期:-08-03
实现控股武汉导航院,加码北斗三号芯片业务。公司近日公告子公司长沙韶光完成对武汉导航院16%股权的收购,至此累计已收购其43.66%的股权,成为其第一大股东。武汉导航院主要从事北斗芯片的研发设计,拥有院士领衔的专家团队,技术实力雄厚,其拥有自主研发的北斗3基带射频一体化芯片。公司实现对武汉导航院控股,一方面实现了公司芯片业务向北斗领域的拓展,且可以发挥二者在芯片技术、产业和市场上的协同效应,目前北斗三号系统已正式开通,公司有望充分分享其市场红利;另一方面,此次收购是与保利联合竞拍,有助于拓展北斗三号海外项目。
打造“芯片+通信”生态链,板块呈现高增长态势。公司军工电子业务以长沙韶光和威科电子为主体,分别形成了高端核心芯片和通信板块两大产业领域。Q1公司电子板块营收和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62.4%和87.5%,呈现高增长态势。近日公司在投资者互动平台披露,高性能图形处理芯片SG已实现量产。看好公司军工电子业务发展。
董事长增持计划延长彰显发展信心。公司日前公告,公司董事长增持计划的期限延长6个月至年2月3日。由于窗口期原因,董事长前期增持公司股份万元-万元的计划尚未完成,截止目前累计增持69.7万股,金额约万元。增持计划期限延长,彰显了公司高管对于公司发展前景的信心。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维持增持评级。公司军工电子业务高速增长,且不断加码布局,斩获订单。近日实现对武汉导航院控股,加码北斗芯片业务,北斗三号系统已正式开通,公司有望充分分享市场红利。预计-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39亿元、5.26亿元以及6.33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64元、0.76元及0.92元,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37倍、31倍及26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1)北斗三号相关业务进度低于预期;2)市场拓展不及预期;3)化工业务下滑风险;4)系统性风险。
金石资源()半年报点评:半年业绩符合预期行业波动不减公司成长能力
类别:公司机构:新时代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程磊日期:-08-03
事件:
公司年半年报,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24亿,同比下降9.50%,归母净利润万,同比下降18.44%。单季度来看,年第二季度公司实现净利万,同比下滑18.83%。
萤石产销量保持稳定,盈利受价格周期影响,公司业绩符合预期
年上半年,公司萤石产品(包括酸级萤石精粉、高品位萤石块矿、冶金级萤石精粉)产销量分别为15.05、13.48万吨,同比变化+4.30%,-5.40%,基本保持稳定。受疫情冲击,萤石主要下游制冷剂需求减弱,拖累萤石价格。年上半年公司酸级萤石粉销售均价约元/吨(不含税、下同),同比下降元/吨或5.58%,高品位萤石块矿及冶金级萤石精粉价格也有不同程度下降,而采选矿成本相对稳定,公司盈利因此下滑,业绩符合预期。
供需逐步改善,萤石价格触底反弹
6月国内空调产量同比增长12%,今年以来首次转正,萤石终端需求出现回暖迹象,随着国内疫情逐步控制,铝厂开工率也略有上升;供应端受南方汛情影响,部分萤石企业检修,萤石供需逐步改善,华东市场价格也自5月触及元/吨低点后,逐步反弹至目前元/吨。我们认为萤石行业至暗时刻已过,年下半年萤石价格将处于合理水平。
周期波动不改长期成长,稀缺的萤石行业龙头,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我国萤石产量约万吨,约占全球总产量的57%,但我国萤石储量仅占全球的不到15%,长期处于过度开采状态,为此萤石已被列为我国战略资源,国家政策、行业规范陆续推出,不断引导行业向规范化、集中化方向发展,有望诞生出具有极高议价权的资源巨头。
截止年底,公司保有萤石资源储量万吨,对应矿物量约万吨,采矿规模万吨/年,是目前我国萤石行业拥有资源储量、开采及加工规模最大的企业,公司也是萤石行业唯一上市企业,未来有望引领行业集中度提升,我们预计公司-年净利润分别为2.17、2.81、3.53亿,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28、21、17倍,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萤石价格大幅下滑,安全生产事故,国家政策风险
银轮股份()半年度业绩快报点评:二季度业绩增长良好中长期热管理有望发力
类别:公司机构:万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周春林日期:-08-03
事件:
公司发布年半年度业绩快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30.1亿元,同比增长11.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亿元,同比增长0.3%。
投资要点:
下游商用车及工程机械高景气带动公司Q2业绩高增长:分季度业绩情况来看,Q2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7.3亿元(同比+32.7%,环比+36.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亿元(同比+17.8%,环比+17.5%),相对于一季度来看,均有较大程度的提升,我们认为下游商用车及工程机械销量的高景气是促使公司二季度业绩实现高增长的主因,一方面受疫情影响一季度抑制的汽车消费需求在二季度得到了较好的回补,尤其是商用车,二季度基建投资加码、各地工程加速开工带动工程车需求快速提升,及随着经济平稳复苏物流运输需求阶段旺盛促使物流车需求快速增加,二季度商用车产量增速高达50%有效带动公司商用车热换的良好增长。另一方面,尾气处理业务受益于国六标准的执行,相关产品集中放量及毛利率的持续提升带动商用车尾气处理业绩的回升,且去年下半年乘用车EGR产品开始落地贡献新的增量。
新能源热管理前景广阔,有望成为公司中长期业绩增长的核心:得益于公司在汽车热换领域的深厚技术经验积累,公司较早布局新能源热管理领域,且产品品类丰富,具备Chiller(电池深冷器)、电池冷却板、电机冷却器、PTC加热器、电子水泵、电子阀、热泵空调系统等,全球电动化大趋势及电动车高爆发式增长将有望促使公司热管理业务的快速成长,当前公司热管理在手订单60亿元且处于持续提升阶段,中长期中性预估能够贡献15亿元/年的营收增量,有望成为公司业绩增长的核心,尤其是进入特斯拉供应链,将深度受益于特斯拉国产配套率的提升及产能的持续扩张。
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年营业收入分别为63.3亿元、80.2亿元和.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65%、26.70%和30.7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3.5亿元、4.6亿元和6.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5%、29.8%和35.9%,EPS分别为0.44元、0.58元和0.78元,对应的PE分别为31.7倍、24.4倍和18.0倍,考虑到公司Q2季度业绩的良好增长及新能源热管理广阔前景,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汽车销量不及预期,新能源热管理发展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