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铸

一体化压铸产业链及相关概念股

发布时间:2022/9/28 21:13:16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市场快速升温。

根据中汽协数据显示,新能源乘用车单月渗透率从年1月的4.21%提升至年3月的26.31%,与之对应上游原材料的价格也大幅提升,新能源制车成本持续上涨。

面对上述难题,轻量化是节能、减重和降本利器。

根据研究表明,汽车整车重量降低10%,燃油效率可提高6%—8%;汽车整备质量每减少公斤,百公里油耗可降低0.3升—0.6升。对于纯电动汽车而言,整车重量每降低10kg,续航里程可增加2.5km。

由于当前电池成本在汽车制造成本占比非常高,所以减重可以适当降低电池成本开支。

从减重的直接受益者来看,传统车主要受益的是汽车消费者,且车企可能需要承担更多的研发费用和制造成本;而新能源车减重会降低电池费用,车企直接受益。所以新能源车对轻量化的需求更大。

目前汽车轻量化主要有三种途径,一是汽车材料的轻量化、二是结构的轻量化、三是制造工艺的轻量化,其中大多数车企在轻量化过程中以材料轻量化为主。

汽车制造工艺的轻量化是在汽车材料和结构轻量化的同时,通过改进零部件的制造工艺,从而达到零部件减重目的。当前热门的轻量化工艺主要包括激光焊接工艺、液压成型工艺、热冲压工艺和一体化压铸工艺等。

一体化压铸是当前最为热门的轻量化工艺,多家车企和零部件厂商都在研发与试验中。

一体化压铸是指通过大吨位压铸机,将多个单独、分散的铝合金零部件高度集成,再一次成型压铸为1-2个大型铝铸件。

一体化压铸相较于传统的冲压加焊装工艺,有成本低、效率高、轻量化等绝对优势,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铝合金成为主流轻量化材料,一体化压铸技术也有望进一步取代传统工艺。

年,一体铸造技术在ModelY上开始应用。ModelY采用一体式压铸后底板总成,可将下车体总成重量降低30%,制造成本因此下降40%。以德国柏林工厂最新制造的ModelY为例,一体化压铸的后底板比Mode3后底板减少79个零件,焊点由-个减少至50个,制造时间由传统工艺的1-2小时缩减至3-5分钟。

一体化压铸工艺减重效果明显,但由于是最近兴起的技术,所以在材料、设备、模具和制造端均具有较高壁垒。

一体化压铸的产业链主要包含了上游的材料、设备、模具厂商和中游的压铸件供应商,以及下游采用一体化压铸件的整车厂。

一体化压铸工艺应用属于起步阶段,在汽车中使用的普及度还比较低,渗透率仅有12%,截止年设备的规模仅有85亿元,但是随着电动化汽车的发展,相关生产工艺的优化以及一体化压铸技术的广泛应用只是时间问题。

当前国内外各企业也积极研发布局新赛道,加速跟进一体化压铸的行业技术变革,此时率先技术突破且实现产业化的企业有巨大的投资潜力。

相关概念股:

$文灿股份(SH)$:公司于年下半年开始进行大型一体化结构件的研发,购置了2台T、2台T在内的多台大型压铸机,已经获得了大型一体化结构件后底板项目的定点。

$广东鸿图(SZ)$:国内压铸行业的龙头之一,率先布局T压铸设备。

拓普集团:年9月与力劲科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购入21套T-T级的大型压铸设备,布局大型汽车结构件一体化压铸领域。

旭升股份:成功开发超大尺寸结构件,产品适用于混动一体压铸电池盒以及DHT电驱动总成。

爱柯迪:年发行16亿元可转债,部分募集资金将用于引进T-T不等的国内外中大型精密压铸单元,公司的一体化压铸水平大大提升。

$立中集团(SZ)$:公司的免热处理合金已用于生产某国际高端品牌新能源汽车电池包上的电池支架结构件,针对免热处理合金在大尺寸、壁薄、结构复杂的汽车一体压铸成型零部件上的应用,公司已与多家车企和下游压铸厂开展了产品验证,后续将根据下游市场需求逐步放量。文/大海微蓝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190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