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压铸 >> 压铸资源 >> 纵横天下2张小岩打造中国模具产业l
张小岩,年毕业于天津南开大学国际贸易专业,年入北京大学MBA专业学习,年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年2月至今创办宁波天正模具有限公司,任董事长,创建了天正模具的优质品牌。年被中国铸造协会评为中国压铸模具综合实力20强;年被中国模具工业协会评选为中国压铸模具综合实力10强企业。年1月成立中模云(宁波)科技有限公司,任董事长。创建中模云工业互联网平台。
社会职务:宁波市模具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宁波市机床设备行业协会秘书长、宁波市兰溪商会会长、宁波市杭州商会副会长、宁波市重大专项专家组成员、中国模具工业协会模具行业信用评价专家委员会专家、中国铸造协会模具分会理事长、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铸造分会专家委员会专家、中国模具工业协会专家委员会专家、WFO世界铸造组织压铸专家委员会专家、宁波中模模具产业集群促进中心主任、中国模协经济技术信息委员会副主任、民进北仑区支部副主委等。
年8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对第三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进行了公示:宁波市模具行业协会4家会员企业上榜,宁波大榭开发区天正模具有限公司赫然在列。据了解,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是指“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中的佼佼者,是专注于细分市场、创新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掌握关键核心技术、质量效益优的排头兵企业。
接到捷报的那一刻,天正模具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小岩心情波澜起伏,感慨万分!近30年的行业坚守,一步一个脚印地打磨、创新、升级,把一个小型模具生产企业,带上了国家乃至国际级别的模具生产行业序列。
创新强技扩张全球供应版图
年7月,由天正模具与上海交大、东风汽车共同研发制造的镁合金副车架,在第十五届国际压铸展览会上荣获金奖铸件及金奖模具,这也是全球第一款镁合金副车架。
近年来,随着能源和环境问题成为人类 这些材料的轻量化效果也是好的,但是镁合金材料与其相比,质量密度更小,减振性极佳,比强度与比刚度较高,还可回收利用,应用于新能源车,具有非常大的开发前景。但因为镁合金材质的特性,其制造过程中,各项条件都极为苛刻,难度非常大。
据张小岩介绍,年,东风汽车因自身发展需要,希望推出镁合金副车架产品。天正模具通过竞标获得了东风汽车对于镁合金副车架模具的订单,在当时的模具行业来说,还没有企业尝试过镁合金来制作,面对压力与质疑,天正模具选择用行动来证明。
当时,天正模具成立了5人研发小组,从设计、开发到制作,研发小组遇到了不少的“拦路虎”,啃下了不少“硬骨头”。其中,最难的就是模具的抽高真空。普通真空模具一般做到毫巴即可,但镁合金副车架模具却要做到50毫巴以内。研发小组做了多次尝试,仅密封阀,就选择比较了多家供应商。经过不懈努力,突破种种困难,历时2年多,最终在年成功研制出全球第一款镁合金副车架模具,并顺利交付于东风汽车。
“研发镁合金副车架是一个高难度的技术挑战,现在成功了,对企业来说是能力的一种提升。”张小岩自豪地说,“天正模具的成功,离不开多年来公司对研发技术的投入。近年来,我们积极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汇聚了一批国内外顶尖压铸工艺和模具制造研发技术人员,人才梯队坚实稳定,并设立了多个设计研发中心,保证从模具的开发设计到模具的生产输出,全流程科学有效的制造服务,为企业制造‘高、精、尖’模具的能力提供了技术和支撑。”
年4月的一天,望着消失在云端的货机,张小岩长长地舒了一口气。15个小时后,宁波大榭天正模具为美国福特、通用汽车、特斯拉三大车企赶制的3套镁合金呼吸机模具将运抵客户手中。他随即给公司北美基地副总戴维发了条信息,“货一到,就协助客户安装生产。”
疫情爆发,全球急缺呼吸机。美国三大车企向全球广发“英雄帖”:20天,谁能造出来?50天的交货期压缩了60%,国际顶尖模具企业都不敢贸然接单。
“机不可失,我们接!生命无国界,中国模具能救人,就该拼一把。”和模具打交道近30年,经历磨难无数。这次疫情,张小岩豁了出去。
张小岩在公司启动“一级响应”。他带领团队边组织设计,边优化制造工艺,靠多年磨砺的一身“好武艺”,抢进度、抠细节,终于在4月14日如约完成这批美国订单,将3台呼吸机模具一并交货给美方。
天正模具的好口碑迅速在国际市场传开。很快,美国通用电气发来2张订单,日本尼德科下了7单后,再追加4单。疫情中,全球不少模具企业歇业或倒闭,天正模具却抓住时机,海外业务量稳居60%左右,实现内外销齐头并进。
回忆赶制国际订单的日子,张总唏嘘不已:“制造的主动权在我们手里,尚可控。但疫情中空运、海运物流管制,造好的货能否及时送达客户,没法保障。”公司多部门负责人碰头后,有些犯难。
“你们不做,更没人敢接单。”美方客户急了,“货,我们自己上门提,你们只管造。”
“话都说这个份上了,必须迎难而上。”接下单,张小岩心里仍在打鼓。此前公司虽接过急单,做一套手机模具,但交货期有30天。这一次,客户指定要的镁合金呼吸机外壳和支架模具有1吨重,20天要完成多个零部件的设计、加工、组装,挑战巨大,任何一环出了纰漏,都将功亏一篑。
“有压力就有动力。20天交货的目标明确,迅速拆解,细分到设计、生产、组装的每个环节。接单当天,我们就拿出设计稿,优化了制造工艺。技术主管们干脆卷起铺盖住到了公司。”张小岩一有有空,都会去车间转转。他对待每一台模具,就想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
抓进度,抠细节,把“智能制造+人工协调”发挥到极致。。。天正模具全国首创的“模具制造信息管控中心”大幕上数据闪烁。“工作量完成多少,每个零部件在哪,进行到哪道工序等一清二楚,高效协调,自动完成。22台机组24小时作业,人停机不停。所有工序中,模具组装前的转场需由人来完成。本来到点了机器会报警提醒,但这20天内工人们干脆守在机器旁,无缝衔接,把可能丢失的时间,分秒抢回来。
在实战中苦练本领,练就了天正模具在危难中敢挑重担,敢啃硬骨头的“超能力”。复工后公司加速为华为、中国重汽、宝马等客户赶制模具,订单不断。。
在磨难中不断分析、思考、总结,危机降临,才能迅速危中取机。全球3万家模具企业,疫情加速中小模具企业的倒闭。天正模具却趁着疫情,忙着收购东南亚、南美的模具企业,在当地筹建模具销售服务基地。年经济危机,天正模具收购一家美国企,建成北美基地。年5月,建成欧洲基地。“争取海外市场,必须在当地有自己的服务基地。”张小岩的全球供应版图在疫情中加速推进。
打造品牌,带领宁波模具冲击“国家队”
除了创新强技,张小岩也非常重视品牌的力量。在他的带领下,天正模具成立近30年来,凭着敢于创新的勇气、领先的科技水平和对市场的准确把握,从一家以压铸模具设计为主的小作坊,逐渐发展壮大为中国压铸模具综合实力20强企业、中国压铸模具重点骨干企业、中国压铸模具十强企业,产品远销全国、日本、北美和欧洲。
在张小岩看来,宁波模具企业中“小舢板”很多,“航空母舰”很少,品牌效应仍较欠缺。据了解,宁波模具业规模庞大,全市拥有模具企业及关联企业多家,年实现工业销售额超亿元,约占全国21%,是当之无愧的模具“一哥”。然而,正如张小岩所说,品牌效应不强是宁波模具业面临的一大痛点。宁波模具业要发展,必须强调品牌的力量,不仅要打造企业品牌,更要打造区域品牌,并坚持走高端化发展路线,通过龙头企业带领,全力打响“宁波品牌”,输出宁波品牌,提升宁波制造的综合竞争力和影响力。
为提升宁波制造业打造硬核实力,作为宁波市模具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张小岩决心率先带领宁波模具冲击“国家队”。
去年4月13日,一个具有深远意义的协议签署,这或许将为宁波面向未来打造制造业硬核实力提供强大支撑。这份协议的签署双方是宁波市经信局与中国模具工业协会。双方约定将开展深度合作,全力助推宁波打造国家级高端模具先进制造业集群。
在工信部最新发布的《先进制造业集群决赛优胜者名单公示》中,全国有25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入围,宁波仅有磁性材料集群晋级这一行列。模具业若能入围“国家队”,将是宁波的又一张新时代的产业名片。张小岩分析道:“模具业是‘工业之母’,是制造业的根基,是其他各类制造业的基础中的基础。小到智能手机,大到航天飞机都需要模具业的支持。中国模具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一元模具产值能带动相关工业产值元。若宁波的模具产业实力若能提升至国内国际领先,对宁波建设面向全球的先进制造业集群,无疑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对于宁波模具业来说,长板与短板同样明显。规模大,产品种类齐全是宁波模具业的强大特征。有一组数字可以说明宁波模具业的硬核力量。宁波全市拥有模具企业及关联企业多家,享有“中国模具之都”的美誉,是全球重要的模具生产基地之一。在这些企业中,拥有产值亿元以上的企业为33家,万元以上的企业为46家;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2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家;“中国重点骨干模具企业”34家,占全国总数的16.3%。”
“压铸模、铸造模、塑料模、冲压模等是宁波模具业的特色,这些模具产品已广泛应用于汽车、家电、智能装备、高铁、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等众多行业,为全球大多知名品牌配套供货。目前,宁波模具已经在宁海、北仑、余姚、慈溪、象山等地形成特色产业集聚区。众多的材料和配件厂家集聚在宁波,通过集聚效应促使模具产品的性价比不断提升,这是当前宁波模具业拥有的一个核心优势。”。
一个硬币有A面,也有B面。宁波模具业也面临着不少难题,主要体现在企业单打独斗、“内卷”严重以及软件、材料、人才等方面。对于宁波模具业的“内卷”情况,张小岩这样描述道:“全市模具企业的数量很多,但龙头企业很少。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很激烈,几乎达到白热化的程度,互相压价的现象很普遍,特别是一些小企业,为了生存完全可以掏出底价。”此外宁波模具业自主软件和材料欠缺,这一劣势存在已久,很大程度上仍受制于人。“我们的设计软件九成以上都是用国外的,在一些材料上也对国外进口依赖严重。”人才方面则存在储备少、人才流动性大、沉淀不足等问题。“往往是在这边学会了一点,很快又跳到那边去了,缺乏一个连续性,也造成人才知识、技能的沉淀严重不足。”张小岩表示。
“当前模具行业的发展面临着激烈的竞争,深圳、台州等地的模具业也在加速崛起,技术变革和数字化也已经深刻地影响到模具产业的进步。对于宁波来说,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十四五时期,宁波模具业发展目标是:到年,全市模具产业集群规模不断扩大,全行业销售额突破亿元,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显著,中高端模具产品质量不断提升,产业生态体系不断完善,基本建成国际领先的高端模具先进制造业集群。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宁波市经信局与中国模具工业协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的当天,为全力助推宁波打造国家级高端模具先进制造业集群。宁波模具产业集群促进中心也正式揭牌。张小岩又被当选为中心主任。
全方位打造宁波国家高端模具先进制造业集群已成定局。张小岩兴奋之余也感觉肩上的担子很重。实际上,宁波模具业破除低小散,建立联合舰队,打造“产业航母群”的行动,已经悄悄展开。在促进中心、行业协会的引导和支持下,宁波模具企业抱团出海,深度参与在世界各地设立中国模具销售服务基地,以类似汽车4S店的模式为全球客户提供订单和技术服务,而张小岩早已在欧洲、北美、东南亚、日本四个地区布局、落地。同时,宁波模具企业还借助数字化的力量来实现转型发展。张小岩领衔的“中模云平台”正是其中一个成功的创新尝试。
中模云:打造磨具行业全产业链云服务平台
“年3月底,总书记到访北仑大碶高端汽配模具园区,给我们带来莫大的鼓舞和信心。”张小岩激动地说。
由他牵头打造的“中模云”工业互联网平台即将上线,该平台吸引全球订单分享给国内企业制造,并引进先进技术,带动中国模具行业高质量发展。同时联合浙江大学波研究院、浙大宁波理工学院建实验室研发新项目,推进宁波模具智能制造公共服务平台和产业学院建设,定向培养高端模具研发人才,接入高端模具前沿科技研发。
疫情仍在,一条中国模具“出海”的全产业链已初具规模。
去年4月12-13日,全国模具行业顶尖专家、各地行业协会代表齐聚宁波,参加了年中国模具行业创新发展与品牌建设大会。在本次会议上,中模云平台与30家各地方模协及行业服务平台进行了集体签约仪式。中铸科技以压铸行业独家合作单位的身份与中模云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成为了中模云在压铸行业的唯一授权合作方。
会议上,张小岩介绍了中模云平台最新建设运行情况。中模云平台下设商城、供应链、工程研发三个子平台。通过商城子平台,企业能够更便捷、更有性价比地采购到模具材料和模具配件;通过供应链平台。企业能够更高效地对接全国和全世界的需求;而通过工程研发子平台,企业能够借助产业学院、公共服务平台、各种实验室等力量,促进模具品质和产量的进一步提升。除此之外,中模云平台已与华为公司达成合作意向,由华为公司投入其技术与生态资源。秉持“专业、数字、共享”的平台思维,通过系统的产业创新服务,促进宁波模具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宁波模具产业集群争创国际领先的高端模具先进制造业集群,双方共同助力完成宁波模具行业上下游信息化、数字化转型升级。
“中模云商城子平台自去年1月1日上线以来,至今已产生了6亿的撮合交易;供应链子平台自去年4月1日上线以来,短短几个月已经产生1亿的撮合交易。这些数据让我们倍感惊喜。”张小岩说,“这是深入学习贯彻习总书记在浙江、宁波考察时重要讲话精神,抢抓‘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发展机遇,加快数字经济、工业互联网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的实践效果。”
平台建成后将建立一个集B2B、在线协同、定制服务等为一体的模具产业云服务平台,服务对象包括国内外模具产品需求方和供应商。平台建成后(年)预计可实现撮合交易80亿元,服务国内模具企业1家,带动模具产业产值亿。
作为制造业之根基,未来的宁波模具业或许将带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