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铸

凭借一轴通而百业通,汇川工业机器人业务增

发布时间:2023/11/10 14:41:21   
北京白癜风最好医院 http://www.zbxusheng.com/

我们之前介绍过埃斯顿,一句话总结,就是埃斯顿既做上游,也做下游,涉及的比较广。它起家于数控系统(即数字控制系统),然后拓展了电液伺服系统和交流伺服系统。再接着在伺服技术的基础上,进入了机器人研发市场。

在伺服技术的加成下,埃斯顿顺利的切入机器人赛道,利用并购收购这类具备D视觉技术的Euclid、具备世界顶尖的运动控制技术的TRIO、具备微型伺服驱动器技术的Barrett等,补足了自己零部件的覆盖领域。

而同样做机器人业务的汇川与埃斯顿的发展有些不同,但其机器人仍在高速增长,甚至在某些方面要高于埃斯顿。我们之前也介绍过汇川技术,但没有具体的介绍它的机器人业务,今天来看看。

汇川定位上中游

这里普及一下,工业机器人产业主要由原材料、核心零部件属于上游,机器人本体制造这就属于中游,而系统集成服务算是下游,对了,再加上应用这也是下游,主要就是这几个方面组成。

上游原材料主要包括钢材、铸铁、铝合金及少量塑料制品和各种电子元器件,以及核心零部件控制系统、伺服电机、精密减速器及传感器等。在这方面我们国家有些企业已经做的不错了。

中游是工业机器人本体制造,即机器人的结构和功能设计及实现。下游是系统集成服务,按照客户需求进行产线的设计和组装,最后运用到各种应用场景之中。

在工业机器人的生产里,核心零部件的成本最多,伺服系统、控制器与减速器成本占比是最多的,将近三分之二,这主要是由于工业机器人的驱动与控制功能均来自核心零部件,与本体制造相比,核心零部件的技术壁垒更高。特别是减速器国产化率较低,主要依赖于进口,像谐波减速器行业龙头哈默纳科,RV减速器的行业龙头为纳博特斯克,这些都是比较高端的,目前在精密机器人减速器市场中,算是有点优势。

系统集成商在机器人产业的下游应用端,根据不同的场景与用途,负责对工业机器人本体进行针对性的系统集成和软件二次开发,使其拥有特定的工作能力。

这几年我国工业机器人核心零部件的研究领域取得了一定成效,有了几个研究的精密减速器制造企业。像绿的谐波主要是攻破谐波减速机,伺服电机上,汇川、埃斯顿都在做。

在工业自动化领域,核心零部件的技术门槛高,我们之前说过最难的是减速机、减速器等,技术越高的零部件的议价权越高,但若是只做零部件,那么这类的本体企业盈利能力不会很高,为了保证机器人本体质量,上游核心零部件要采购优势品牌,只有零部件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依赖系统集成商。系统集成商因为贴近客户需求,且终端客户对于自动化工艺知识较为欠缺,因而也有一定的议价优势。

零部件做得好,也只是掌控了上游。这样生产出来的机器人,属于机器人本体。距离实际应用,还差一步系统应用集成。通若是没有人来负责机器人集成,那么生产再多的本体,也不会有人买。接着埃斯顿将机器人应用场景,拓展到了智能压铸、智能汽车焊装、焊接等领域。现在埃斯顿实现了上游自主,下游可控。做到了机器人领域里的一体化。

相比埃斯顿,汇川在上游上做的好,而下游做的不好,伺服系统、控制技术等业务本就是汇川的主业。所以在上游核心零部件环节,汇川也大部分能够实现自给。

汇川止算是停步于工业机器人本体生产,在下游的系统应用集成做得不好,系统集成商主要是给终端客户提供应用解决方案,像一些工业机器人应用的二次开发和周边自动化配套设备的集成,是工业机器人自动化应用的下游端。系统集成就像应用计算机开发语音来进行编程以实现某种功能,系统集成商就像程序员一样的定位。工业机器人的下游应用领域广泛,集成商根据客户的需求将不同的功能汇集到一台工业机器人上,像焊接、激光加工、搬运等,客户可将其应用到不同的行业,如汽车、C电子、金属加工等行业。与核心零部件开发和本体制造环节相比,系统集成的技术难度偏低,市场竞争激烈,系统集成商的利润水平通常在5%-10%之间,议价能力较弱。

那为什么仍然很重要?大部分原因就是下游市场非常广阔,系统集成商能够与客户直接沟通,像拓斯达,也做机器人本体,不过更多的是做系统集成,给客户一些智能解决方案,下游市场打开了,也让其客户超过上万家。

汇川有上游中游技术,没有下游扩展市场,在工业机器人领域,可能不如上游搞技术,下游搞市场的产业链更全面的埃斯顿,若是上下游延伸越广,那么它的盈利能力会更强。

工业机器业务正在高增长

汇川技术主要分五大板块,覆盖通用自动化业务、电梯业务、新能源汽车业务、工业机器人业务与轨道交通业务板块。汇川的业务看着涉及了很多,但是有规律、有逻辑,它的业务之间有共同的属性,就是业务的核心技术都是电机控制,汇川技术是一直专注于电机轴的控制,根据汇川自己的说法就是一轴通而百业通。

它的工业机器人产品主要包括SCARA机器人、六关节机器人、视觉系统、高精密丝杠、控制系统等整机及零部件解决方案,聚焦在光伏、锂电等高景气下游领域,持续打造“自动化+工业机器人”协同的解决方案。

汇川的核心业务一直是围绕通用自动化,前几年它的营收从1.9亿增长到85.81亿,,特别是它的通用自动化业务在未进行重大并购的情况下实现超高速的内生增长。因为通用自动化、电机做得好,汇川的延伸工业机器人上也比较顺利,去年汇川工业机器人是首次实现盈利,其毛利率是46.09%。看着不高,但是对比埃斯顿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系统(本体+系统集成)的综合毛利率2.46%,汇川算是高的了。

核心零部件是工业机器人主要成本,在工业机器人生产上,汇川也不具备生产减速器(三大件之一)的能力,但汇川工业机器人业务上的收购并购不多,算是自己一步一步做出来的。

汇川的主营收益率更高,主要得益于汇川的毛利率更高、期间费用更低。比如虽然汇川收购了上海贝斯特电梯以及新能源车业务占比增大,影响了总体毛利,但仍高于同行,这几年汇川的主营收益仍比埃斯顿要高5-10个点,主要原因就是期间费用上汇川的管理的比较好。

通用自动化业务,汇川一直做的不错,年营收1.9亿,翻倍的增长,其中的运动控制产品,汇川也是翻倍的增长。年上半年汇川的通用自动化业务实现收入56.8亿元,同比增长26.24%,其中通用变频、通用伺服业务分别收入19.19/2.2亿元,测算同比增速25%/22%;PLCHMI业务实现收入6.71亿元,测算同比增速超过%,其中Q2增速超过%。

在行业地位上,上半年汇川的通用伺服系统国内市占率持续提升至21.6%,位列国内第一。PLC大量切入高端应用领域,上半年订单增长超%,小型PLC份额10.7%,位列国内第二。即便是埃斯顿在接连收购国外著名的运动控制提供商英国TRIO和国内著名的伺服提供商扬州曙光的情况下,它的增长还是落后于汇川。

今年前三季度汇川的通用自动化业务营收8.2亿元,同比增长21.7%;电梯电气大配套业务营收8.26亿元,同比下滑2.48%;新能源汽车业务实现销售收入2.65亿元,同比增长8.0%;工业机器人业务营收4.0亿元,同比增长9.79%。轨道交通业务实现销售收入2.80亿元,同比下滑5.77%。亮点是工业机器人业务同比大增9.79%,发货超1.2万台,去年发货超1万台,这方面属于汇川的成长型业务。

虽然工业自动化整体市场不像之前仍是高增长,但部分行业仍在高增长,像锂电、光伏、风电、半导体这些还是不错的,这就给汇川的PLC、伺服系统、变频器等产品提供了较好的增长动力。

吕长顺(凯恩斯)证书编号:A。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644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