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压铸 >> 压铸介绍 >> 一体化压铸迎爆发风口产业链五大环节龙头
双碳政策+燃油车节能减排+电动车“里程焦虑”共同推动汽车轻量化进程。
汽车轻量化、单车用铝量的提升是行业发展的大方向,而一体化压铸技术是对传统汽车制造工艺的革新,预计从年开始市场空间将迎来快速提升。#一体化压铸#一体化压铸概念由特斯拉首次提出,后续各大压铸件厂商和自主新势力也在积极跟进,如今正处于市场化发展的萌芽期,未来将进入飞速增长的发展阶段,行业前景可期。特斯拉专利:汽车车架的多向车身一体成型铸造机和相关铸造方法
资料来源: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一体化压铸将传统的“冲压+焊接“简化为一步。直接将原材料一步压铸成大的车身结构件,代替了原先将原材料冲压成小块结构组件再焊接成大的车身结构件的过程,在成本、效率、质量、续航众多方面表现优异。
年特斯拉于ModelY车型上率先使用一体化压铸技术,有效降低了制造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从而推动了产业链上下游发展。
特斯拉在年电池日上宣布ModelY将采用一体化压铸后地板总成,并提出前、中、后地板采用一体化压铸的设想,即利用3个大型压铸件(车身前底板+CTC电池包上盖与车身中地板+车身后地板)替换由个零件组成的整个下车体总成。
柏林工厂开放日,特斯拉CEO马斯克表示柏林超级工厂实现了ModelY前下车体的一体式铸造,结合中的底盘-电池包一体化部分,ModelY最终白车身的下车体仅由三个零件组成——前下车体、电池包(中下车体)、后下车体。
相比于传统的冲压+焊接技术,一体化压铸除了减重效果明显外,生产制造效率也大大提升。
Tesla采用一体化压铸零部件的ASP持续提升:
一体化压铸产业链一体化压铸产业链的上游为压铸机、材料与模具厂商,中游为铝合金一体化压铸厂,下游为主机厂。
当前一体化压铸入局玩家较多,壁垒非常高,产业链各环节将从中获益。
压铸材料行行查(行业研究数据库)资料显示,从材料端来看,随着铝压铸件的不断大型化,热处理可能造成这类大型、薄壁压铸件变形,整形难度以及报废率将大幅提升。因此,需要开发适用于大型、薄壁压铸件的免热处理铝合金材料,使材料无需进行热处理,在铸态条件下就能达到力学性能要求。
截至年,国内外均有企业开发和推广免热处理铝合金材料,比如立中集团、帅翼驰集团、广东鸿图、华人运通与上海交大、特斯拉、美国美铝、德国莱茵菲尔德等。
压铸模具模具是决定零部件的精密程度,支撑零部件强度的关键。
一体化压铸模具制造难,入局玩家少。
铝合金压铸件的制造过程中均需要使用模具,对于大吨位一体化压铸件而言,一体化压铸模具在重量和体积上较普通铝合金模具要大上许多,且对于模具的精度和质量要求更严。
目前想进入一体化压铸的模具厂商较多,但国内只有少数厂商具备生产能力,主要有广州型腔、宁波赛维达、宁波合力等模具厂。
压铸设备端从设备端来看,大型压铸机是汽车实现一体化压铸的基础。一般来说一体化压铸所需要的压铸机锁模力都在T以上,大型压铸机生产周期长,造价昂贵,当前全球能生产T压铸机的企业有海外的意德拉集团(力劲科技全资子公司)和瑞士布朗集团,国内的力劲科技、海天金属和伊之密。
一体化压铸件厂商一体化压铸行业由于市场前景广阔,当前入局玩家也非常多,有文灿股份、广东鸿图、拓普集团、旭升股份等。其中文灿股份和广东鸿图凭借在车身结构件上的丰富生产经验,有望走在行业前列,主要压铸商还包括泉峰汽车和爱柯迪等。
查询更多行业数据,请至行行查网站!行行查
行业研究数据库
国内一体化压铸件厂商情况说明:
资料来源:东方财富整机厂一体化压铸件的制造商主要有整车厂和零部件两方势力,目前除特斯拉外大多数整车厂在当下不具备单独研发的能力,因此国内多是整车厂委托压铸厂进行生产或者整车厂与压铸厂共同研发生产。
部分车企一体化压铸布局:
资料来源:资料来源:佐思汽研,小鹏汽车、信达证券除了特斯拉外,目前的整车厂(造车新势力、传统主机厂)均开始布局一体化压铸,蔚来、理想、小鹏和沃尔沃等多家知名主机厂已经明确表示会使用该项新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