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模具增材制造专栏介绍!今天我们来分享一套锌合金压铸模具的增材制造案例。02:50产品是一个我们日常使用的高档化妆镜,化妆镜的外观要求比较高,而且表面需要电镀,产品的外观是不能有任何缺陷,而且会根据销售区域的不同,电镀不同的颜色,从而达到不同款式的效果。这是一个底座产品,采用锌合金压铸,一是保证产品有金属感,二是产品需要配重,让整个产品的重心在下端,在使用时感觉稳重。一般做锌合金压铸生产时,产品不做抛光处理,直接交给专业电镀厂做表面处理,然后电镀加工。这一制造工艺,使整个产品显得高档而成本不高。产品通常采用电镀工艺,生产很多种炫彩的颜色,确保各个年龄段的人群都有合适的颜色可选,所以电镀工艺是一个必选的工艺。因为有电镀工艺,所以对压铸生产的要求比较高,产品在出货到电镀厂是需要全检外观,同时电镀厂在上线电镀时也要全检外观,来确保电镀工艺的良率。整套模具的结构都比较简单,属于典型的锌合金压铸模具,模具的后模没有什么问题,主要问题是出现在前模,从下图中可以看出,前模由一块前模仁和一套唧咀构成。压铸生产时,经常是前模出问题。第一,唧咀唧咀由三部分组成,一个定位环,一个唧咀套,一个运水环组成。定位环和唧咀套之间没有问题,但唧咀套与运水环之间,在生产时经常漏水。主要是生产工艺造成的。唧咀套与运水环是过盈配合,组装时需要把运水环用煤气火烧红,让运水环加热彭胀,然后把唧咀套敲打进去,从而在内部形成一个环形水路。在生产过程中不停的冷热循环,因运水套被加热烧红过一个,内部组织有发生改变,所以两个配件的热彭胀系数并不一致,从而导致漏水的事件发生。第二,前模仁前模具是由一块前模仁和一个运水环组成,这组运水是在第一次试模之后增加的,主要原因是产品在压铸生产中粘前模,增加一组运水是为了解决第一次试模时粘前模的问题。因为需要订制这个运水环的密封圈,所以当时决定不使用密封圈,直接采用了类似唧咀运水的加工方式,过盈配合,然后敲打进出。从而导致了压铸生产漏水。生产过程中采用灌防水胶的形式进行补漏,生产经常需要维修模具。公司想试着采用增材制造工艺解决漏水问题,这个是当初采用增材制造的切入点。通过几次生产过程中的调查和了解,发现生产的前期和生产太长时间,都会出现一段时间的生产不良,主要原因是模具温度不稳定。所以建议采用增材制造时,同时也把水路进行优化。因为产品已生产一段时间,所有的评估都在现有的模具上进行,想尽量少地改动模具,确保模具能够顺利生产。模具维持了三组水路,模具基本在前5啤就可以投入正常生产,原来可能需要半个小时才能生产,而且一周的连续生产,均没有出现批量化的不良现象。除了漏水问题,产品的良率也有大幅提升。当前阶段,只有模具生产出现严重问题时,才愿意尝试模具的增材制造,其实这一程中,模具反复地修修补补已经付出很多时间和效益。这些都是经历过痛苦和经验教训而不得已采用的增材制造工艺。如果我们能够反过来想一想,模具一开始就有充分的评估和风险分析,同时采用科学的模拟分析和增材制造工艺,整个项目的压铸生产是可以节省成本的,同时也提升了效率。只要是模具,大家都可以来找我,欢迎大家通过以下平台来分享,相互学习!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deyishus.com/lkzp/8181.html